进入“乌镇时间”,华为全球网络安全与用户隐私保护办公室主任杨晓宁又一次开启了“头脑风暴”模式。
在9月27日举办的网络安全和技术发展和国际合作论坛上,杨晓宁认为,网络安全必须采取系统化、多维度的方法,凝聚全员共识,以变革的决心进行系统规划、流程优化和管理落地。
在华为,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已融入到17个主业务流程,涉及700多个业务活动,设置170多个关键活动的控制点。杨晓宁介绍,2020年,华为共完成165份管理文件的刷新,在研发领域完成了数千个版本的独立安全验证;在管理领域完成了48项安全检查、26项个人信息的隐私保护检查,组织超过5次国际性的审计。
“在开放、协作、发展中协作构建安全的数字社会,形成兼顾全球不同国家、多个行业的企业治理架构,是一件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杨晓宁说,目前华为有3000多名专门从事网络安全研发的人员,每年将研发费用的5%用于产品安全研发。就在三个月前,华为最大的网络安全透明中心在广东东莞正式启用,向全球利益相关方履行展示与体验、交流与创新、安全验证服务三大职能。
杨晓宁认为,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快速演进,网络安全的威胁越来越严峻,已是代全社会、全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加强技术与标准的合作,在网络安全领域里面形成业界统一的标准非常重要。
“以5G为例,华为积极响应并支持全球移动通讯系统协会,推动全球建立统一的网络安全测试与认证标准的网络设备安全保障计划。我们希望通过统一的安全标准,保证全网的设备、全程的服务都能达到一致的安全水平。”他说。
杨晓宁表示,未来,华为将积极做好自身贡献,与合作伙伴在内的利益相关方加强沟通与合作,通过技术创新,共同打造安全可信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