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7 18:30 |新华社
视觉中国 资料图
32年前,人类历史上首次量子通信在实验室诞生,传输了32厘米。而今,中国人将这个距离扩展了1400多万倍,实现了从地面到太空的多用户通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7日宣布,中国科研团队成功实现了跨越4600公里的星地量子密钥分发,标志着我国已构建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雏形。该成果已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刊发。
量子通信是量子科技三大方向之一,经过20多年努力,中国在该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重大转变。2016年,中国成功发射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2017年,建成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
“墨子号”牵手“京沪干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陈宇翱、彭承志等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建宇研究组、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及中国有线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合作,构建了全球首个星地量子通信网。经过两年多稳定性、安全性测试,实现了跨越4600公里的多用户量子密钥分发。
“要实现广域量子通信,存在光子损耗、退相干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比如光子数在光纤里每传输约15公里就会损失一半,200公里后只剩万分之一。”潘建伟说,科研团队在光学系统等方面发展了多项先进技术,化解了这些难题。
潘建伟介绍,《自然》杂志审稿人评价称,这是地球上最大、最先进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是量子通信“巨大的工程性成就”。
据了解,整个网络覆盖我国四省三市32个节点,包括北京、济南、合肥和上海4个量子城域网,通过两个卫星地面站与“墨子号”相连,总距离4600公里,目前已接入金融、电力、政务等行业的150多家用户。
基于“不可分割”“不可克隆”等量子特性,量子通信被称为“原理上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在多领域具有应用前景。星地量子通信网的建成,为未来实现覆盖全球的“量子网”奠定科技基础,也为相对论、引力波等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天地实验室”。
(原标题《从32厘米到4600公里!中国构建全球首个星地量子通信网》。编辑 徐婷)
国家卫健委:持核酸阴性证明 春运到达目的地后不需隔离
1大陆军机在台海实战训练会否发生擦枪走火?国台办回应
2国务院安委会决定对山东烟台笏山金矿事故查处实行挂牌督办
3收藏转发速传阅!明起没赶上火车可当天在线改签
4中国气候行动的力度有多大?赵立坚举了两个例子
5国际观察丨一文读懂新冠病例过亿后的世界
6宁波发现一批印度进口冻杜氏叫姑鱼核酸检测呈阳性 未流入国内市场
7国家卫健委:我国已完成新冠疫苗接种2276.7万剂次
8美国总统拜登打了两个电话 对默克尔和普京 他都说了啥?
9坚决遏制矿山重特大事故,国务院安委办约谈山东省政府
10
最新评论(8 )
暂无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