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4 19:37 |央视新闻客户端
【最新消息】
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修正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北京时间11月24日22时06分,嫦娥五号探测器3000N发动机工作约2秒钟,顺利完成第一次轨道修正,继续飞向月球。本次嫦娥五号任务发射入轨精度较高,轨道修正量很小。
嫦娥五号探测器在飞行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会产生轨道偏差,需要根据测定探测器实际飞行轨道与设计轨道之间的偏差,完成对应的探测器轨道控制,确保探测器始终飞行在适当的轨道上。
截至第一次轨道修正前,嫦娥五号探测器各系统状态良好,已在轨飞行约17个小时,距离地球约16万公里。(就央视新闻客户端)
【早前新闻】
嫦娥五号探测器目前各系统状态正常,今晚(24日)10点左右,嫦娥五号将进行第一次轨道修正。总台记者王世玉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发回在前方发回报道。
总台央视记者王世玉:我现在所在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目前经过接近六个小时的飞行,探测器的各系统状态正常。
嫦娥五号今晚将进行第一次轨道修正
总台央视记者王世玉:根据我们了解到的信息,在今天晚上22点左右,嫦娥五号探测器将进行第一次轨道修正。这也是奔月路上最重要的一次轨道修正。一部分是为了弥补运载火箭发射入轨的偏差,同时在这次修正过程中还将在轨验证探测器上3000N的主发动机的性能。这个发动机将在后续近月制动,和返回地球轨道的过程中使用。可以说它的性能是否符合标准,决定着这次任务的成败。所以任务团队也是希望尽早在轨验证它的性能,确保不会出现问题。
总台央视记者王世玉:在今晚的修正之后,地月转移的过程中预计还会有两到三次的修正。较以往的探月任务多一些,是因为这次对于着陆的精准度要求更高,因此轨道的控制也更加严格。
月面工作将首次有动态图像传回
总台央视记者王世玉:那么在之前进行月面采样的演练的时候,我看到大屏幕上留有月面实时影像的位置。经过了解后得知这正是这次任务的一大亮点,就是我们有望首次实时获取到来自月球的动态影像。
总台央视记者王世玉:虽然在此前嫦娥三号、嫦娥四号任务中,我们都曾经见证过探测器着陆和分离的过程,但它是由探测器上监视相机不断拍摄照片制作而成的。
总台央视记者王世玉:而随着我国深空探测网的逐步发展,目前已经可以支持地月间远距离高码速率的数据传输,因此嫦娥五号上相机拍摄的动态图像就可以实时传回地面。包括着陆、月面采样和起飞、交会对接等关键的节点,都会有实时的图像回到我所在的飞控中心。飞控团队也可以依据这些图像对探测器状态进行监视,更好地辅助决策和部署。
(原标题《“嫦五”各系统状态良好 今晚将进行第一次轨道修正》。编辑 高唯)
诋毁戍边英雄 “辣笔小球”被依法批准逮捕
1清理音视频 封禁违规账号 抖音打击刻意炫富内容
2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今起正式生效 绍兴酒纳入500个地理标志产品
3个人信息频频泄露 工信部:拒不接受整治的App要坚决下架
4全国近9亿人申领防疫健康码 绝大部分地区实现“一码通行”
5慎海雄《求是》刊文:我们为何策划《典籍里的中国》
6仁川机场免税店销售额暴跌95% 乐天及新罗免税店撤出航站楼
7权威发布丨全国政协会议议程来了
8美职篮球队暴发新冠疫情 相关比赛宣布推迟
9C919客机全球首单正式落地!年内交付首架
10
最新评论(8 )
暂无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