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3 18:47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曾艺 通讯员 林玲莉
近日,驻桐庐县桐君街道梅蓉村的法治指导员陈金坤,又成功调解了一起相邻矛盾纠纷。这起关于叔侄住房弄堂及围墙界限的特殊邻里纷争,经过陈金坤的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共识。梅蓉村党委书记吴方云说,自从退休警官陈金坤驻村当了法治指导员后,百姓的矛盾化解快多了。
和梅蓉村一样,桐君街道6个村和7个社区都有了法治指导员,这也是桐君街道在桐庐率先实现了法治指导员全覆盖。
10名法治指导员中,有9名是具备一定法律知识和协调能力的政法机关退休干部。其中,6名法治指导员各驻1个村,另7个社区由4名法治指导员负责。
桐君街道洋塘社区的“老严法律咨询工作室”,由退休法官严洪熙“坐镇”,自5月份工作室成立以来,共受理法律咨询30多人次,开启了街道村(社)法治指导员工作的试点。
“我们主要是协助开展依法治理、法律服务、法治宣传等工作。”驻浮桥埠村法治指导员陈贤生介绍,工作内容还包括对村(社)决策的合法性进行审核,提供法律咨询,定期开展法制宣传活动,协助起草、修改村规民约、规章制度、法律文书,参与村(社)矛盾纠纷调处等。
陈贤生在担任法治指导员后,调解了一起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死者家属情绪激动,陈贤生耐心细致地剖析案情,向事故双方讲解相关法律规定,在依法调解原则下,多次与双方进行协商,最终纠纷得到圆满解决。“百姓的一场交通事故在自己的努力下得到满意解决,这充分体现了基层法治指导员的魅力。”他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这样写道。
“村(社)范围广,直接面对的是广大老百姓。当他们有纠纷,有法律方面的疑问时,如果能够在身边就得到咨询或及时解决,这能让他们获得更多方便,让矛盾在基层得到解决。”桐君街道党工委书记杨洪平说,法治指导员成为法治乡村建设的“毛细血管”,提供末端服务。
桐君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除了推行村(社)法治指导员派驻工作外,还将整合多方资源,在公安、城管等部门的支持下,为辖区范围内的每个村(社)配备一名律师、一名民警、一名城管员,以“一师一警两员”力量助推法治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花150元享受300万保障 杭州推出政府指导设计商业补充医疗保险
1杭州地铁建国北路站出现持健康码红码人员?假的
2杭州“西湖益联保”推出热点问题官方解答 戳进来看
3当腊八遇上大寒 这碗温暖的粥你喝了吗?
4改革体验官丨陪伴12年 小红有没有让你的生活更甜?
5光辉的航程丨一个“公斗”见证不变初心
6打破围墙高效利用 滨江多企联建地下空间
7啃下“硬骨头” 描绘新画卷 建德成功创建省级“无违建市”
8Up杭州·联连钱塘新区丨超多温暖举措来了 一企业98%员工留杭
9Up杭州·联连下城丨一杯热粥送工友 一张照片寄思念
10
最新评论(8 )
暂无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