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08 06:59 |浙江新闻客户端 |监制 王庆丽 策划 黄轶涵 编辑 徐婷 设计统筹 黄昕 设计 张恬怡
寒露,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露珠将欲凝结成霜,放出微微寒光,“寒露”由此得名。
这个时节,天空中最后一批鸿雁南迁,后至者被古人称为“宾”;海水将蛤蜊冲上海岸,贝壳纹路与鸟雀相似,竟像是飞雀变成了蛤蜊;漫山遍野的菊花一夜之间凌寒怒放,秋天也有蓬勃生机。是以,寒露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
自寒露起,雨水渐少。金秋之时,燥气当令。燥,是这个节气最大的特点。此时人的汗液蒸发较快,常出现皮肤干燥、干咳少痰等症状,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农谚云:“寒露收山楂。” 寒露前后,正是山楂成熟的季节。山楂健脾开胃,是常见的果胶含量之王。直接吃、炒菜、煲汤、榨汁、做酱、制糕,都是美味,如果变成一串串红如玛瑙的冰糖葫芦,更是诱人垂涎。
民间还有寒露吃芝麻的习惯。《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中都指出,芝麻可健脾胃、和五脏、助消化、降血压、平咳止喘等。芝麻分为白芝麻、黑芝麻。食用以白芝麻为好,药用以黑芝麻为好。
此外,萝卜、银耳、甘蔗、燕窝、梨、山药等食物也可滋阴润燥,苹果、石榴等酸味食物也能补肝气。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我国北方已呈深秋景象,南方大部分地区也气温下降。
常说的“春捂秋冻”指的是初秋,寒露过后,天气从凉爽向寒冷过渡,已不宜再“秋冻”了。谚语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从足生,此时,凉鞋要收起来,脚踝也要用衣物遮住,热水泡脚,也有解乏散寒、助于睡眠之功效。
寒露过后,秋意渐浓,落英缤纷的景象煞是迷人。蟹肥菊黄,蝉噤荷残,漫山枫叶红遍,也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
今年寒露,正逢国庆中秋长假的最后一天,也是2020年法定节假日的最后一天,快抓紧时间出游吧!
牛年以来最强降雪来袭 全国百个站点降水破历史极值
1国家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 首任局长亮相
2脱贫攻坚楷模奖章长啥样?有啥含义?一起来看
3中央政府支持的“香港火神山医院”正式启用!
4香港计划从8月1日起上调股票印花税 港股、A股将如何演绎?
5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决定
6外交部:中方从未要求美驻华外交人员做肛拭子检测
7长三角铁路恢复开行!你需要的车次可能就在其中
8网红列车被逼停!官方回应
9拜登刚刚签令 撤销特朗普有关移民的一项命令
10
最新评论(8 )
暂无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