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6 08:03 |人民网
生活中很多人都遭受过肌肉抽筋带来的短暂疼痛感,短短十几秒,却让人“咬牙切齿”。这时,大部分人通常会认为是“缺钙了,得抓紧补钙”。其实,引起抽筋的原因不止有缺钙,还要注意以下这些原因,做到“对症处理”,才能减轻疼痛。
肌肉抽筋的原因不止是缺钙
“肌肉抽筋”医学上也叫作“肌肉痉挛”,常见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种。
一是肢体受寒。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在冬季保暖不充分、睡觉时将小腿或脚裸露在被子外、夏季肢端直吹冷气或电扇的这些情况下都极易引发肌肉抽筋。从医学角度讲,这是因为在寒冷的环境中肌肉受凉,为了减少热量的散失收缩,流经血管的血液速度变慢,导致氧气供应不足,代谢废物聚集形成痉挛。
二是肌肉疲劳。此处的“疲劳”是指长时间的运动,例如跑步、登山、负重行走等。肌肉会长时间处在紧张做功状态,随着能量的不断消耗而引发痉挛。再就是短时剧烈运动形成的肌肉收缩与舒张失调,肌肉快收缩、短放松也会引起痉挛。
三是出汗过多。我们都知道出汗会蒸发体内的盐分,而盐分在身体内起到平衡体内钾、钠、钙、镁等电解质的作用,若大量丢失,会导致肌肉兴奋性异常,进而使肌肉痉挛。
四是局部压迫以及下肢动脉硬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导致局部肌肉受压过久,血液循环受阻以至于发生肌肉痉挛。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腿部抽筋频繁,要警惕是否存在动脉硬化以及糖尿病引起的下肢动脉闭塞症等血管性疾病的可能。
五是缺钙。这也是大众最为熟知的原因,例如节食减肥,盐、糖摄入过多、爱喝碳酸饮料,户外运动较少的这些人群,以及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都会造成钙摄入量过少或者钙流失。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过低,肌肉产生兴奋收缩,引起痉挛。
“对症处理”该这样做
首先是要预防。饮食上,多选择青菜、坚果、牛奶、鸡蛋等高蛋白且含有维生素的食物;
生活中,多在室外运动,多晒太阳,运动前一定要先热身,运动过程中避免过激,保持循序渐进,最好定期且适量;穿衣方面,腿、足部的保暖是重中之重,夏季应避免冷风直吹。
其次,肌肉抽筋时如何处理?第一,若是小腿或脚趾,可用手抓住抽筋侧的脚趾,慢慢向上拉,再慢慢伸直脚,然后用力将小腿伸直;第二,大腿抽筋,可屈膝向上,双手环抱小腿,并向前反复做震荡动作;第三,手部抽筋,手握拳,小臂用力打开,反复伸臂伸掌,直到复原。
最后提醒大家,肌肉抽筋的原因虽然较多,但它可防可治,只有“对症处理”,才可尽快解除疼痛。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因危险疾病引起或反复发作的肌肉痉挛,应该及时就医,降低因自己的错误判断而造成更大身体伤害的风险。
消化系统生了病怎么处理?这份《白皮书》给你科普
1阳气始生聚于顶 春季养生护头颈 点穴梳头学起来
2女子吃甘蔗中毒抽搐30年!甘蔗吃不对严重可致命
3浙江将设专项基金 海岛支老人员每月补贴3000元
4杨柳絮如约来袭 这样防护助你平安度过“敏感季”
5对老年人实行通信资费优惠 上周几件民生大事很重要
6垃圾桶集中“沐浴” 杭州这个社区环境变得更好了
7这种食物吃太多 张文宏说很难活到90岁以上
8这几种野菜你分得清有毒无毒吗 如果分不清最好不摘
9退休人员养老金“17连涨” 方案出炉在即
10
最新评论(8 )
暂无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