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8 16:31 |浙江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栗中西
不管“2019最好的广告”是否过誉,病毒式的传播是否正中主创人员下怀,以耳目一新的形式提醒人与人之间最真挚情感,应该得到肯定。抛开争议不谈,片子的最后落脚点依然是符合现实设定情状的:一切为了孩子。
儿子一家要回农村过年,孙子点名要“佩奇”这种好玩的东西,于是,山里的爷爷开始了“寻找佩奇”的奇幻之旅,各种误会和意外之下,一家团聚,爷爷终于掏出了准备了很久的宝贝——粉红色的鼓风机版佩奇闪亮登场。
这条长5:39秒的短片《啥是佩奇》,剧情曲折,主题温情,脑洞大开,特有的黑色幽默让网友笑泪齐飞,一夜之间成为爆款。但谁也没想到,它居然是一部过年合家欢电影加运营商的宣传片。各大平台上,瞬间超十万的点击量和话题热度,都在昭示主创人员的优秀。
佩奇,一个以小猪为原型的动画片主角,儿童影视中的舶来品,短时间内风靡中国。《啥是佩奇》中没有呈现的另一个事实是,在电视普及的现代版中国,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没有不知道啥是佩奇的。佩奇和她的弟弟乔治,堪称当今中国最街知巷闻的崽。
这是因为动画片老少通吃吸引人吗?恐怕不是,造成这一奇观的,还是当今社会以孩子为中心的家庭模式,孩子掌握遥控器,制霸屏幕,一家人只能跟着看,久而久之,那充满童趣的串场音乐,那不符合透视学的主角造型,也就成了合家欢的主题曲,成了家庭消费场景中常见的形象。而“社会人”的梗,则更进一步打通了老中青三代对佩奇的认知。
短篇设定大山深处的老人不知道佩奇是啥,从而引发后面一连串的故事,给戏剧冲突制造了一个起点。其实关于片子的细节,有很多待考证的疑点,比如人物口音、背景年代、推进情节的人物选择等等,抛开这些争议不谈,片子的最后落脚点依然是符合现实设定情状的:一切为了孩子。
因为它不是一部需要掏钱买票的电影,也不是冲奖的艺术作品,而是一部试图讲述一类情感故事从而博取关注的宣传片,充其量只是一碗“快手面”。所以最有价值最、值得讨论的不是它艺术成就,而是那戳中人心的点。这个点,不来自片子的故事外衣“佩奇奇遇记”,也不是主创希望宣传的电影,而是代际之间的情感关怀,尤其是自上而下的无条件的爱。有网友说,想起了爷爷包的皮薄陷大的饺子。有网友说,是典型的代际隔阂和城乡差异中的故事。有网友说,差点忘了曾经有人那么用心、用力地爱过我。林林总总的感受,都在倾吐一种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忘记的代际深情,那种身在其中久矣,习焉不察的关怀。
不管“2019最好的广告”是否过誉,病毒式的传播是否正中主创人员下怀,以耳目一新的形式提醒人与人之间最真挚情感,应该得到肯定。前段时间,短视频网站上流行过四世同堂、依次叫妈的“土味”视频挑战作品,获得不少国外媒体的点赞,效仿出镜的“歪果仁”也不在少数。说明这类情感表达在人类中间是共通的,足以超越种族和文化,直达人性深处。当然,温情不是滥情、煽情,如果这种情感表达,能跟克制和有趣联系起来,则更显难得。从这个意义上,给《啥是佩奇》这类作品多一些的肯定,鼓励电影人多关注和表达真挚的情感,比热衷于对着片子玩“大家来找茬”,更有价值吧。
长三角智库 |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五个原则
1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孟刚: 以系统观念系统方法推进“整体智治”|理论周刊
2德清县委书记敖煜新:率先构筑县域数字化改革的“四梁八柱”
3之江青年论坛 | 以推动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4新书荐评 | 《大党魅力:推动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
5思想漫谈 | 记好民情日记 守好初心使命
6基层调研 | “数字党建”开创 党建工作新格局
7潮评 | 九龙治水”不如“一龙管江”
8快评漫谈 | 财富不是什么?
9弄潮·快评 | 拿掉一支烟,举起一面旗
10
最新评论(8 )
暂无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