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3 07:49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培庚
“拆迁上虞曹娥老区,建设新曹娥,我们乡贤研究会正在着手收集资料、拍摄照片,留住乡愁,现在文字资料收集16万字,打算出版一本《忆曹娥》一书。”10月22日上午,上虞乡贤研究会会长欣喜地介绍,经过17年的努力,上虞乡贤文化这一优秀的人文资源,得到了极大的激活和弘扬,铸就了上虞乡贤文化全国独一无二的文化品牌。乡贤研究会也被外界誉为:“一扇宣传上虞的窗口、一部乡土文化的110、一个文化策划的智囊团、一座家乡游子的连心桥、一盏校园学生的导航灯、一帖乡村治理的良药。”
“今后的五年当中,我们将按照十九大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到重视传统文化的指示,进一步做好乡贤文化工作,推动乡贤文化由室内走向室外,融入市民日常生活,以文化人,教育引导市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爱乡,报效祖国,建设家乡,将乡贤文化转化为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发展凝聚力。”听了习总书记的报告后,陈秋强坚定的说。
上虞新乡贤培育“青蓝工程”恳谈会
2015年5月21日,中宣部在上虞举行“全国创新发展乡贤文化现场会”,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世明在讲话中强调:“要认真学习上虞经验,做到学到手、带回去、用起来。”上虞创新发展乡贤文化成全国样板。
“上虞历史悠久,人文璀璨,名贤硕儒更是彬彬济济,却为何籍籍无名?”陈秋强一方面为传统文化、乡贤文化的冷落而担忧,一方面也对如何弘扬和复兴传统文化、乡贤文化有着自己的认知和思考。
乡贤之家揭幕式
从此,差不多每个双休日和节假日,他都要跑村落、探故居、访老人、找线索,足迹遍布上虞21个乡镇。而据此写成的50多篇介绍上虞乡贤名士的文章,在媒体发表后,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国家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陈树津到曹娥三角站村存根
“挖掘家乡历史,抢救文化遗产,弘扬乡贤精神,服务上虞发展。”这是陈秋强为乡贤研究会定的工作宗旨,16年来,乡贤文化研究的工作实践和取得的成就证明,这一宗旨不但定位准确而且很接地气,为乡贤研究会日后打出一片天地,奠定了方向和保障。十六年的探索、耕耘,上虞乡贤研究会的做法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被《光明日报》称作“上虞现象”,被中宣部领导誉为“上虞经验”,上虞乡贤研究会成为上虞乃至全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在传承、弘扬和复兴乡贤文化中,我只是一个持灯者,能照亮的或许只是一段路程。如何才能够重现乡贤文化,重新捕捉到乡贤文化的真谛,这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核心内容。好在现在加入乡贤研究会的人越来越多,政府和社会对乡贤文化的重视和支持更是力度空前。有无数持灯者源源不断的接力,乡贤文化定能长久庚续,星火燎原。”说这话时,已75岁的陈秋强,饱经风霜的脸上一片欣慰。
时事播报|五一部分航班经济舱已售罄
1五一长假去哪?柯桥王坛等你来打卡 还可收获万元大奖
268只画眉回归自然!诸暨破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
3绍兴市首家慈善信托成立 将带来哪些新服务?
4践行分类理念 上虞成立生活垃圾分类“百人宣讲团”
5绍兴版“宽窄巷子”来了 上大路特色文化街区下半年“开街”
6生产研发抗肿瘤原料药 嵊州这个总投资20亿的项目开工
7官宣!越城区这所学校正式更名
8@绍兴车主 3年无交通违法记录 凭驾驶证可免费停车
9春意融融 “伞”动我心 这所幼儿园的孩子们秀出创意伞
10
最新评论(8 )
暂无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