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下午,由省委、省政府主办的第六届世界浙商大会在省人民大会堂开幕。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朱海伟 魏志阳 摄
今天,第六届世界浙商大会在杭州开幕,浙江省委书记、省长等多位省领导出席。
这个大会相当不得了:它是浙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的浙商盛会,是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支持浙商创业创新的重要战略平台。
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最广这三个“最”字不够,再得加上“重要战略平台”,都能看出其重要性。
这次盛会还有更多值得关注的看点。
一看会议本身。
这次共有780余名嘉宾出席大会主体活动,其中浙商代表660余名,里面有不少人是登上富豪榜、叱咤商海的风云人物。
这仅仅是会场之内。
这次盛会,还会影响到会场之外。
与之相关的,有这一组统计数据:截至2022年8月底,浙江省市场主体总量突破900万户,达906.48万户,每7个浙江人中就有1个老板。
二看和这次盛会相关的“时”与“势”。
从“时”来看:前段时间,中央和浙江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相继召开,当前正是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时。
我们常说:浙江最宝贵的资源,是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家。在这种大背景下,举行世界浙商大会,显然能对外传递出这么一个信号:浙江兴则浙商兴,浙江好则浙商好,浙江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共同提振信心、全力拼经济。
再来看“势”。
今日之浙江正处于全球经济企稳回升的战略机遇期、使命任务协同推进的红利叠加期、发展动能层次变革的瓶颈突破期、共同富裕新题难题的破题深化期和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加快实现期,面对千载难逢的机遇、千帆竞发的态势、千钧负重的责任。
这也意味着: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浙江将继续充分发挥民营民营经济大省的优势,穿越种种“不确定性”,继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以浙江的“稳”和“进”为全国大局多作贡献。
三看历届大会,鉴往知来,其背后有潜藏密码。
每届世界浙商大会,都有不同背景,也有不同的意义。
首届大会在2011年举行。
当时全球尚未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因此当时不少浙商谋划谋划转型升级,向高附加值端“开疆拓土”,后来证明此举确实恰逢其时,领先一步。
第二届大会在2013年举行。
当时会上就提出积极引导浙商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而如今看二十大报告中,就有强调,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难看出其意义。
第三届大会在2015年举行。
当时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当时会上就有企业家提出要拥抱“工业+互联网”,之后几年,工业竞逐数字经济“新赛道”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第四届大会在2017年举行。
当年会议突出“八大万亿级产业”,突出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建设,把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作为重要内容。之后数年间,原先大家熟悉的“招商引资”,在不少地方,悄然变成了“招商引智”。
2019年举行的第五届大会,正逢中美贸易摩擦。
当年大会以“聚力高质量 、共筑中国梦”为主题。现如今,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新时代 新征程 新飞跃”,三个“新”,勾勒出我们对浙商的更多期待,也意味着浙商肩负的厚重使命。
由此可见:世界浙商大会,同时还是一场脑力激荡的盛宴,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
四看它对浙江的发展,意义有多大。
每次大会,都有一个重要环节:项目签约仪式。
对一个地方的发展而言,项目相当重要,所以不少地方都强调“大抓项目,抓大项目”。
每届世界浙商大会,都会有大批项目签约,像第二届开幕式现场,就有43个重大项目签约,总投资664.41亿元。
之后逐年升高,今天下午刚传来的消息是:本届大会共招引项目78个、总投资额3699亿元,为历届世界浙商大会之最;大会开幕式上签约项目24个,协议金额1199亿元。
这些大笔投资所体现的,不仅是游子思乡情、赤子桑梓情、骄子创业情,更是广大浙商对浙江这块土地,对家乡的信心。在当前的时空环境中,知名浙商们以身示范,将有助于浙江全社会提振信心,全力拼经济。
浙江与浙商历来命运与共、荣辱与共、休戚与共。
正如浙江省委书记在大会上所说:浙江省委、省政府始终对浙商高看一眼、厚爱三分,既关心浙商飞得高不高,更关心浙商飞得累不累,努力为浙商创新创业营造最优环境、提供坚强保障。
相信广大浙商、企业与各级党委、政府同心拼搏、齐心协力,定能与家乡共续辉煌、再创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