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发布会上的小问答,让浙江又火了。
12月21日,杭州市召开疫情防控工作第五十九次新闻发布会。会上,有记者提问:如果发现自己检测结果是阳性,又不具备居家隔离的条件,有没有专门供“集中式居家场所”,怎么申请?
在发布会上,杭州市称,杭州市和区县防控部门已经储备建设了一批健康之家。目前,杭州全市已经储备建设了75个点,共16030间隔离用房,各个区县市都有,用于自愿申请集中隔离的收治。
消息一出,“杭州无症状轻症可申请集中隔离”很快就上了热搜,引来了很多网民的点赞。
从发布会上的一段话,能上热搜,还被“大面积”点赞,能看出什么门道来呢?
先来看一下什么是“健康之家”。
首先它是自愿的,要走这么一个流程:申请集中隔离的人员向所在社区提出,属地防控办综合评估后明确“健康之家”点位,并由所在乡镇(街道)、社区通知申请人。申请人接通知后做好个人防护, “点对点”自行进入“健康之家”进行集中隔离。
它是收费的:“健康之家”会按要求提供相应的服务,住宿费价格不高于正常经营期间的市场价,餐费不高于每人每天100元。
再来看它为什么广受好评,以至上了热搜?
一是从实际来看,它解决了个“两难”问题。
前段时间,有件事也上了热搜:在安徽,一名女子上班时感到自己在发高烧,医院让她回家休息,她的父母则因怕被传染,让她别回家。这名女子当时发视频,说自己根本没地方可去。
对这件事的评价,非常两极:一边认为她父母亲的担心有道理,毕竟老年人是重点人群,如果因此引发感染,有可能带来不测风险;一边则认为不让发烧的女儿回家,这似乎有违亲情。
试想一下,如果这名女子有“健康之家”这个选项,不管是她,还是她父母所面对的尴尬,也就不存在了。这些“健康之家”之所以受好评,关键点就在急群众所急,为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担心感染家人的市民提供了解决方案。
二是它解决了病人怎么被照顾的问题。
近期还有一件事,也上了热搜:事情发生在湖南,也是一名女子,全家都感染了。她64岁的母亲从微信群里知道后,马上说要赶过去,去照顾她全家。
而她因为害怕母亲也被染上,不让母亲过来,结果母亲瞒着她,骑了一个多小时电瓶车过来了,当她看到母亲在楼下,忍不住哭出来了。
健康之家的整体条件,可能不如家中。但从相关介绍来看,它能收治病人,提供一定的治疗服务,还提供餐饮,也就是说它能给病人提供相应的照顾。这对不少人,尤其是独居者来说,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万一遇到很紧急的状况,作用就更明显。
三是它和当前政策完全一致。
像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十条”中,就明确规定“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
整个过程,完全遵循自愿原则,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权衡利弊之后,自己做出选择。
四是它也符合当前疫情防控的大局。
目前,疫情防控重点,已经从“防传染”进一步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上来,尽量推迟第一波感染高峰到来时间、压平感染曲线,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现在不少家庭不具备相应的居家隔离条件,很难做到无接触,无论送餐还是去卫生间。对于有需要的无症状或轻症感染者,申请集中隔离,既能便于管理,又能避免感染面过快扩大,在目前来看,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当然,类似的机构,浙江其他地方也在逐步出现中,像12月19日,舟山本地媒体就称,当地亚定点医院已交付,收治的病人以新冠轻症和普通型病人为主,部分为不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各区均设有公共卫生间、沐浴间、24小时供应热水,并为每名患者准备了生活用品,每日餐费70元。
正如网友所说:在这种时候,由政府出面提供公共服务,让老百姓可以选择申请集中隔离,这种思路的调整,不仅能解决当前的实际困难,也促使人们更懂得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将选择权交给群众,让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隔离方式,希望类似的人性化的防疫举措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