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奥会赛场上,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青春飞扬又热情可爱,奋力拼搏却默默无闻。
他们不是参赛者,不在聚光灯下,从开幕到闭幕,他们可能不会留下一秒镜头,但自始至终,他们一直不可缺失,他们就是冬奥会的志愿者。
而在这群志愿者中,洋溢着温暖笑脸的青春面孔,少不了丽水人。
为冬奥会贡献青春力量,这是我的荣幸
叶若晴
2月4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来自丽水莲都区,就读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学院大二学生叶若晴作为开幕式志愿者参与其中,这成为她一生中最为难忘的经历。
“爸爸,冬奥会开幕式太美了!”参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志愿服务的丽水姑娘叶若晴与家人微信视频时激动地说:“我在现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感动、激动、自豪,有太多太多的回忆了,为冬奥会贡献青春力量,这是我的荣幸。”
2020年,刚到北京求学时,叶若晴就感受到了浓浓的冬奥会宣传氛围,作为一名中国人,特别是一名青年学子,她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强大而感到自豪。“能在北京感受冬奥会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定要去参与。”叶若晴下定决心。
叶若晴
去年下半年,当叶若晴得知北京冬奥会将会招募大学生志愿者,她立即开始做好报名前的准备工作。虽然这次志愿者的名额很少,由于叶若晴有参加过天安门“建党百年大庆”志愿者的经验,在经过严格笔试、面试和实操测试后,她又一次被确定为北京冬奥会的一名志愿者。
由于叶若晴英语口语流利,她分配到的志愿岗位是“看台互动志愿者”,在本次冬奥会开幕式、闭幕式现场,叶若晴都负责观众席秩序维护以及现场咨询、翻译等志愿者工作,同时,在接下来的残奥会开幕式上,叶若晴还要参加现场表演。
“虽然志愿者工作时间固定,但要在学校和会场之间往返。出于安全起见,每隔48小时都做核酸检测。回到学校后,我们还要保持隔离,辛苦是在所难免。”志愿者的训练非常细致和辛苦,经常训练到深夜,叶若晴也是无怨无悔。
如今,叶若晴的志愿者工作还在继续。“又投入到接下来闭幕式和残奥会的训练了,每天6点起来,深夜结束,不过,再累,都是值得的!”叶若晴说。
越来越多的外国媒体记者会主动用中文向他们表示感谢
李泉霄
除了叶若晴,还有一位缙云小伙李泉霄也出现在了北京冬奥会上!
李泉霄是缙云县双溪口乡周扎村人,从1月4日至今,他已经为冬奥会服务了一个多月。
李泉霄出生于2000年,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影响,他从小就有奥运情结。201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院大学,就读于人文地理专业,现在是一名大三学生。
2020年底,北京奥组委在北京各大高校招募志愿者。李泉霄非常希望能参与其中,圆自己的奥运梦想。
通过三轮严格的考核后,李泉霄如愿成为了一名冬奥会志愿者。
由于英语口语流利,他被安排到冬奥会主媒体中心,负责接待外国记者和转播商。
李泉霄
“日常主要工作是引导国外媒体记者到相应的比赛场馆,协助他们布置转播设备等。”李泉霄说,由于主媒体中心是提前开放的,他于1月4日就已经到岗并开始工作,预计到4月份结束。为此,他也放弃了回家过年的机会。
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当晚,李泉霄坚守在主媒体中心的岗位上。结束工作后,他通过录像回看了开幕式,心情十分激动。
从事志愿工作的这段时间,有一件事让李泉霄印象十分深刻。越来越多的外国媒体记者会主动用中文向他们表示感谢,虽然发音不太标准,但这让李泉霄感受到了外国媒体记者们对志愿者工作的肯定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尊重。
正是一位位像叶若晴、李泉霄这样可爱又可敬的志愿者在背后用心付出,冬奥会才能如此精彩顺利!
加油!祝你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精彩十分、光芒万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