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01 14:21 |浙江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张萍
日前,腾讯公司通过
其官方微博宣布微信表情“禁烟”:最近……戒烟了。也就是说,那个头戴绿头盔歪嘴叼烟的小人儿,嘴上的烟被拿掉了。
有人拍手称快,也有人看到其中艰难。其实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17年9月,北京市控烟协会就曾建议腾讯公司采取措施,将微信、QQ上的“吸烟表情”尽快撤除,直到2021年,这个抽烟“小人”才正式“戒烟”,中间历时三年多,从侧面反映出现实世界中的禁烟难。近几年,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多个城市都已出台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地方法规,室内公共场所、交通工具等环境下都属于控烟场所。但控烟条例施行起来并不容易,违法成本低、执法难、烟民数量之巨,公共场合吞云吐雾者仍不在少数。控烟宣传跟不上,也是原因之一。
不要小瞧一个表情包的叼烟小动作,表情包几乎是网络化生存必备的传情达意小工具。微信表情包所属的Emoji,2016年全球每天使用次数就达到惊人的60亿次。而微信表情包的每一次更新,都会引发一波年轻人的狂欢。所以表情包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反过来,表情包也在潜移默化中深度影响着年轻人的观念态度。减少乃至杜绝烟草符号在网络表情包中的露出,举起了鲜明坚决控烟的旗帜,也能形成一种“吸烟有害健康”的强烈心理暗示。
众所周知,全球每年有800多万人死于烟草,其中700多万人因直接使用烟草而死亡,约120万不吸烟的人因接触二手烟而死亡。但比这个更触目惊心的是去年5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透露这样一组数字:中国青少年吸烟率为6.9%、尝试吸烟率为19.9%、还有1.8亿儿童遭受二手烟的危害……网络作为青少年活动的主要阵地,控烟宣传必不可少。在青少年中间发起“文化禁烟”,也是从源头上减少烟民数量、从根本上扭转吸烟文化的关键一疫。
三年多,拿掉一支“烟”,殊为不易。乐观地看,这也是种好的寓意:连微信表情都能戒掉烟,只要有毅力,烟民们也都能与烟草这个“健康杀手”说再见。
声纳 | 高校为争地铁站命名斗气,何至于此?
1潮评 | 按下深化协作快进键 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
2今日说 | 无障碍环境建设更需“入细入微”
3名家观点丨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改革
4党史学习体会大家谈丨学习百年党史的四个历史维度
5我在之江学新语丨培养人格魅力的三个着力点
6党史学习体会大家谈丨时代青年要善于从党史教育中汲取力量
7声纳 | 人民网评:以法治为粮食有效流通保驾护航
8
最新评论(8 )
暂无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