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7 16:27 |浙江新闻客户端 |编辑 章卉 陆文琳
1月27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主持外交部例行记者会。
记者会上,有记者问:美国新政府已将应对气候变化列为施政重点之一,宣布将重返《巴黎协定》。与此同时,美国国内也有一些声音认为中国气候行动的力度还不够大,你对此有何回应?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去年中方接连宣示系列重大气候政策,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目标和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愿景,以及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的四项新举措,包括碳强度、非化石能源占比、森林蓄积量和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等。以上气候政策,是中国根据国情和能力作出的最大努力,展现了《巴黎协定》所要求的“反映尽可能大的力度”,体现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决心,是中国为全球气候变化进程作出的新贡献,获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中国气候行动力度有多大呢?我给大家举两个简单的例子。第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提出的碳中和目标仅晚于主要发达国家10年。第二,从时间跨度看,大多数发达国家从达峰到作出2050年碳中和承诺的所需过渡期约为60年。中方承诺力争于2030年前排放达峰,努力于2060年实现碳中和,计划从达峰到碳中和的过渡期约为30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60年和30年的对比,突显了中方承诺和行动力度之大。中国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极其艰苦的努力。
美国是全球历史第一排放大国和当前排放大国,前任政府气候行动严重退步,退出《巴黎协定》,拒不承担减排出资义务,严重削弱了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和努力。中方期待美方尽快弥补长达四年的断档和空缺,尽快在《巴黎协定》下提交有力度的国家自主贡献和长期温室气体低排放发展战略,让国际社会感受到美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严肃性。真正实现《巴黎协定》目标,需要革命性的技术创新和突破,需要各国在多边框架下开展共同行动、深化合作,中方对话与合作的大门永远敞开。
外交部:中欧班列已成为连通亚欧大陆的主要桥梁和绿色通道
在今天(27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这两天我们看到了新年首趟中欧班列防疫物资专列从浙江义乌发车的消息。2020年,中欧班列首次突破“万列”大关,为畅通全球产业链、满足沿线国家老百姓的消费需求以及搭建中欧携手抗疫的“生命通道”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你能否介绍更多情况?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说,你总结得很到位。确实,在亚欧大陆之间,古有丝绸之路商贸驼队,今有中欧班列“钢铁驼队”。作为“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标志,中欧班列具有效率高、路线广和全天候的独特优势,已经成为连通亚欧大陆的主要桥梁和绿色通道。在全球抗疫背景下,中欧班列的持续有序畅通运行,传递出守望相助、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抗疫和提振经济输送“中国力量”。我们祝贺新年首趟中欧班列顺利开行,盼望它走遍亚欧万里路,惠及沿线千万家,为全球早日战胜疫情点燃希望,为“一带一路”合作增光添彩。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央视新闻等)
再见 达叔!香港演员吴孟达因病去世 享年70岁
1白岩松专访陈薇院士:国内首个单针接种新冠疫苗效果如何
2视频|美军空袭叙利亚细节披露
33月起,一批新规将正式实施 来看看哪些与你相关?
4高清大图来了!100克月壤正式入藏国博 一同展示的还有它们
53月1日起增加10种犯罪行为 稀里糊涂会坐牢
6党中央决定:以中共中央名义首次颁授“七一勋章”
7涉案30余亿 中纪委披露内蒙古反腐斗争史上第一大案
81月全国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5209起
9印花税要立法了!现行税制框架和税负水平基本不变
10
最新评论(8 )
暂无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