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5 12:18 |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叶挺
在金华长跑圈,有一位赫赫有名的跑友汪敏华,被大伙亲切地称为“院长”。之所以被称为“院长”,一者因为他对跑步的痴迷,二者在他的带动下,“治愈”了很多跑友。
健康状况亮红灯,加入跑步阵营
汪敏华是婺城区乾西乡人,今年47岁,与跑步结缘要从2015年说起。忙碌的工作、各种应酬,2000年,才27岁的汪敏华开始发福,1.72米的身高,高峰时体重达到192斤:“当时整个人很胖,浮肿,浑身没劲。”
2015年,肥胖的汪敏华患上了严重的脂肪肝,越来越差的身体状况,让汪敏华产生了运动的想法。刚开始是慢走,两个月之后,汪敏华开始跑步。跑了一段时间,他发现七八个从小玩到大的小伙伴成立了金华裸奔团,也就加入了组织,大家一起跑尖峰山、北山、长湖,跑得不亦乐乎。慢慢地,金华裸奔团的影响力不断壮大,现在已经有400多人。
开启长跑人生,几天不跑闲得慌
跑了一段时间,喜爱上跑步的汪敏华,跑起了线上马拉松。由于参与门槛低,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又能享受参赛乐趣,线上马拉松是初跑者的好选择。跑了三个月,拿了几十块奖牌后,汪敏华觉得,线上马拉松不过瘾,第一次将目光投向了线下。
2015年10月,汪敏华参加了杭州西湖群山越野赛,这次越野跑,开启了汪敏华的马拉松之旅。2015年12月,汪敏华在温州参加了人生第一个全程马拉松。这次马拉松经历可谓痛并快乐着,跑了5个多小时,体力到了极限,但精神非常亢奋。可因为缺乏经验,肌肉运动过量,之后的一个星期,汪敏华不能正常走路。
有了这次的成功挑战,汪敏华在马拉松的路上越走越远。金东半程、义乌半程、磐安半程、上饶半程、无锡全程、东营全程、西安全程、杭州全程……慢慢地,汪敏华感觉精气神回来了,体重也降到了160斤。
2016年,汪敏华加入金华长跑协会,开启了有些疯狂的长跑模式。用他的话说,一天不跑就闲得慌。“那时候每天都要跑三四十公里,早上跑、晚上跑,协会也经常组织各种约跑活动。”也就是那一年,因为对跑步的疯狂,汪敏华被大家戏称为二院“院长”。
而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长跑,也因此戒掉了很多不良生活习惯。“我们一般清晨5点约跑,跑上10公里,整个上午人都会很亢奋,到了晚上八九点就会很想睡。”汪敏华说,这让跑友远离晚睡晚起等各种不良习惯,身心更健康。
只要愿意,什么时候都能运动
汪敏华的办公室里有一个大相框,里面镶着各种重大马拉松的奖牌,记者数了一下,有26块。相框还剩下10块奖牌的位置,这也是汪敏华接下来要完成的目标:“这几块奖牌准备留给北上广这些大型马拉松。”据他介绍,之前北京马拉松中签了,因工作冲突,没能成行;厦门马拉松也中签了,因疫情影响,赛事临时取消;上海、广州马拉松则一直没能中签。
这些年,在汪敏华的带动下,家里人也开始跑步。汪敏华的妻子张跃婵本是各种长跑活动的志愿者,现在也加入到长跑行列,跑半马、全马完全不在话下。汪敏华的儿子从小体型偏胖,从初中开始跑步,一直坚持到现在。
2020年因为疫情影响,协会举办的约跑活动少了。“但只要想运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可以,抽出5~10分钟就够了。”
每天早上,汪敏华都会雷打不动在朋友圈打卡。早上6点起床,踢腹跑、开合跳、哑铃、健腹轮……三个回合,半个小时的肌肉训练必须的,只要时间允许,汪敏华还会到江边跑上10公里。大伙在跑友微信群里打卡,互相监督,健身氛围非常浓厚。
汪敏华告诉记者,初跑者容易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认为跑得距离越远越好、速度越快越好。其实不然,每天或隔天跑3~5公里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要把跑步当成习惯。这些年金华城市绿道建设,也为跑友们提供了福利,三江六岸、湖海塘都是长跑好去处。在汪敏华看来,跑步带来的不只是健身的体魄,还有心灵的治愈。
值班编辑:薛文春
值班主编:杜羽丰
浙江日报 | 金华法院:让守法者无须为他人过错买单
1刚刚!邢志宏当选金华市人民政府市长
2光荣时刻!永康两名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受表彰
3浙师大美院开展“寻红色印记•绘红色初心”社会实践活动
4永康:公安交警提前“开学” 筑牢校园“防护墙”
5浙江日报 | 金华:稳岗出实招 助企“开门红”
6金华市七届人大六次会议胜利闭幕
7校园播报丨环城小学开启“十个一”红色研学之旅
8新年第一训!义乌边检站开展全警实战大练兵
9新年伊始 中国信保金华办事处连获市政府两项表彰
10
最新评论(8 )
暂无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