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2 18:28 |小时新闻
最近,每天早上6点多,余杭人李兴旗就会从家中出发,在经过瓶窑时,接上自己的同事何舟平,又在每天下班后将他送回家。
何舟平是余杭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未来科技城中队的一名队员,在一次执勤中意外受伤造成右脚骨折,医生建议他在家休息一个月后,再看后续恢复情况。心里挂念着工作的何舟平,休息了还不到一周,便回到了工作岗位。
在未来科技城中队,何舟平主要负责案卷办理等工作。一天下来,得有近百个问题件需要他处理。
何舟平坚持打着石膏回到了岗位上,可如何上下班又成了最大的问题——不能开车,也不方便坐公交,怎么办?
这时,同事李兴旗主动找到了他,提出要每天接送他上下班。
说得轻松,其实并不容易。
李兴旗家住仁和,几乎是队里住得最远的队员,每天的来回通勤时间在3个小时左右。队里规定早上8点上班,李兴旗每天都要早起,为了接何舟平,他6点不到就得出门,至少要比往常提前半小时。
早出晚归,还要面对繁重的工作,李兴旗却觉得没什么。
在何舟平的印象里,李兴旗是个认真、热心且十分有耐心的人。“他负责的是信访工作,每天都要面对群众,但是从来没看他跟谁急过眼,也没听到过抱怨。”
也正是这份热心与耐心,接送何舟平上下班这件事,李兴旗一直坚持到了现在。
“医生说,这样的情况还得再持续一两个月,这段时间里,只好再麻烦他啦。”何舟平笑着说。
其实,自从何舟平受伤后,队里对他的关心便没少过。
“我们工作都在龙园路上,但是中饭要到1公里外的未来科技城管委会食堂去吃,大家都主动帮我带饭。”何舟平说,“平时有工作需要走动、上下楼梯,同事们也都会帮忙,大家都很热心。”
在这工作7年多,感受到未来科技城飞速变化的同时,何舟平也深深感受到了这里的人情味。
城市环境的长效管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推进违停车辆、天际线和外立面、垃圾分类以及“两工”专项整治等各类行动80余次,队员们清理归集单车31000余辆次,拆除违法广告、指示牌200余处,检查沿街商铺4800余户次,劝离流动摊贩500余人次,督促工地破损围挡修葺200余起,查处工地出入口以及运输车辆不洁、无证案件105余起,整改垃圾分类问题680余处,处理信访举报2081余起,施划公共停车位2500余个……
这一个个数据背后,是市容秩序的更加规范,是城市形象的大为改观,更是像何舟平和李兴旗这些城管人的尽职担当。
(原标题《每天往返通勤3小时的他,还要坚持少睡一小时,接送同事上下班》,记者 施雯 通讯员 梁洁 刘薇。编辑:王佳)
每年招引万名大学生 建德云聘会发布“星空计划”
1每209人抢一块车牌 本月浙A牌照摇号结束
2富阳立起来①丨一图告诉你 什么是富阳“985”
3今天17时到19时会很堵 杭州交警发布出行提醒
4数字化改革、产业振兴、大城北开发 今年拱墅打算这么干
5钱塘新年礼 邀你说愿景⑦丨终极大礼来了 10个“愿景之声”等你点赞
6Up杭州·联连上城丨如火如荼闹元宵 风清气正过佳节
7Up杭州·联连余杭丨2021只大红灯笼 点亮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8一次录入 多方共享 下城推出“最多录一次”改革
9涉及采荷、环北市场等 今年杭州主城区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计划发布
10
最新评论(8 )
暂无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