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7 14:19 |浙报融媒共享联盟婺城站 |蔡君楠 徐乐
“老板,五花肉多少钱一斤?”“这些菜给我秤一下,算一下多少钱。”……近日,笔者走进婺城区白龙桥镇叶店综合市场看见,一大早,市场内已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不少市民在各个摊位上挑选食材、询问价格、讨价还价,各自购买新鲜称心的食材。
“以前走进市场,除了感到光线不足,还有就是地面黑、脏、湿,我都不愿意多待。但现在市场通风透气,光线明亮,地面干净整洁,环境焕然一新。”家住附近的李女士正在摊位上买菠菜,她对市场的“变身”赞不绝口。
据悉,叶店综合市场修建于2011年,占地面积约16.8亩,这个北靠长乐路、南依金龙路、西临长安街的市场位于白龙桥集镇中心,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购买食材,但也造成了街道拥堵、车辆乱停放、场内垃圾较多等问题。同时,因建设年代较为久远,市场内部分区域设置不合理、配套设施不完善、设备陈旧老化等问题也亟需解决。
为此,婺城区按照两星级以上农贸市场标准对叶店综合市场进行了提升改造。改造内容涉及通风体系和监控设施建设、下水道疏通改造和增设部分摊位等。并按照鲜、活、生、熟、干、湿商品分开的要求,划分了蔬菜区、肉类区、水产区、副食区等,市场内地面也铺设了防滑的地砖,干净整洁。 “脱胎换骨”后的叶店综合市场环境更美了、人气更旺了,商户、市民称赞市场“改”出了幸福感。
随着叶店综合市场提升改造投入使用,环境卫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也让市场的人流量日渐增多。“新的市场环境变好了,我家的回头客逐渐多了起来,每月的销售额也了涨了不少。”鱼摊曹老板高兴地说。时下正是捕鱼旺季,鱼肉鲜美,且价格相比以前有所下降,市民购买需求也有所增加。市场改造后,水产摊位产生的污水和废弃物也得到了很好的处理,环境卫生得到提高,和曹老板一样,市场里卖水产的摊主们生意也都好了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叶店综合市场还贴心地在各个区块上方进行了标注,红色的肉类区、绿色的蔬菜区、蓝色的水产区、黄色的百货区……让顾客能根据自身的需求,对应颜色标注,快速找到自己需要购买的商品。
除了设施的提升,市场在管理方面也是“更上一层楼”。在环境卫生方面,一方面要求各摊主保持各自摊位的卫生,另一方面,市场也安排了专人,对公共区域进行打扫。同时,市场还引入了专业管理团队开展第三方托管服务,依托其丰富的市场管理经验做好长效管理。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小小的“菜篮子”关系着大民生。近年来,婺城区坚持民生导向,用“小市场”推动“大民生”,通过有序新建、改造菜市场,达到硬件设施规范、齐全,摊位经营整洁、有序,环境卫生干净、亮堂,并不断强化菜市场规范化、常态化管理,真正让群众的“菜篮子”拎得舒心,买得放心。
奏响城市建设“最强音”——婺城区高铁新城(一期)旧城改造项目侧记
1由“工”到“匠” 婺城区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2婺城中小学亲子研学走近“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白沙溪三十六堰
3蔡艳:以“四攻坚四争先”为总抓手 以排头兵的姿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4赞!八旬老人篆刻八景为白沙溪添彩
5婺城:蔬菜产销旺 菜农致富忙
6一段乡情乡恋引发的共鸣——唐宜荣热评《白沙溪》③
1奏响城市建设“最强音”——婺城区高铁新城(一期)旧城改造项目侧记
2奋力交出“十四五”开局高分答卷!婺城党员干部热议干部大会精神
3点赞!这些“婺城元素”闪耀市政府工作报告
4婺城春茶采摘季来了
5婺城市场主体总量突破5万
6由“工”到“匠” 婺城区扎实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
7婺城中小学亲子研学走近“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白沙溪三十六堰
8婺城区全面推行生活垃圾投放设施3.0模式
9蔡艳:以“四攻坚四争先”为总抓手 以排头兵的姿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10一段乡情乡恋引发的共鸣——唐宜荣热评《白沙溪》②
1浓浓乡情的“文化大餐”!网友这样热议《白沙溪》……
2蔡艳:保先争优攻坚争先,乘势而上奋力交出“十四五”开局高分答卷,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3一段乡情乡恋引发的共鸣——唐宜荣热评《白沙溪》①
4赏古婺窑火,品清泉美酒,婺城这个美丽乡村,邀您来作客
5一段乡情乡恋引发的共鸣——唐宜荣热评《白沙溪》③
6《白沙溪》热播全城引发大众强烈共鸣
7人勤春来早!以“犇跑”姿态奋进2021,婺城牛劲十足冲刺“开门红”
8延续红色基因 践行新时代使命 婺城区罗店小学“小罗号”红领巾宣讲团开讲
9大型电视散文系列片《白沙溪》第八集:涧道雄关
10
最新评论(8 )
暂无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