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5 11:28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李华 共享联盟镇海站 王旭雷 普安县融媒体中心 谢红梅 王先华
“几岁啦?”
“16岁。”
“你有没有上过学,念过书?”
“没有,一天都没有。”
……
1999年,镇海新闻中心记者在贵州深度贫困村——黔西南州普安县辣子树村采访时,偶遇了一位16岁的背水女孩,并留下了一段珍贵的采访视频。因为位于山顶的村庄缺水,从8岁开始,这个背水少女稚嫩的肩膀就承担起下山背水的任务,来回一趟要两个小时。
20年过去,这个背水女孩现在在哪里?她的生活条件有改善吗?最近,镇海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再赴贵州普安县重访这名背水少女。
20年前,16岁的背水少女杨化秀在山路上背水
“那时山上用水困难得很呐!”在普纳山山巅上的一个苗家寨子,记者终于找到了当年的背水少女——杨化秀。当年的少女已经成了一位母亲,高山上强烈的紫外线把脸晒得黝黑。看到16岁时的自己,回想过去的日子,杨化秀说。
“脸都不洗,背起就走,生怕晚了,没有同行的小伙伴。”
“以前没有路,都是小道,难得很。”她沉浸在20多年前的回忆中:
慢慢长大了,胶壶换成了木桶,分量也在增加,一趟得把几十斤的水背回来。
回家的路一直在爬坡,中途担心木桶一滚,前功尽弃,又得重新回去取水。
背到半路实在累了,只能找高一点的地方,把木桶小心翼翼地放稳后,才能休息片刻。小姑娘家,力气小,背不动了,她暗暗地哭过。背水辛苦,山里的孩子从小非常珍惜这些“贵如油”的清水,想想过去的苦日子,杨化秀低声抽泣。
记者与杨化秀夫妻在她家门口合影
上世纪90年代结对帮扶以来,镇海一直全力帮扶普安脱贫。2010年,镇海关注起辣子树村的饮水问题,在高处建设蓄水池收集雨水。2017年10月,普安县政府把辣子树村的饮水工程列入脱贫攻坚重点项目,投资400多万元,采用二级提灌,把山下的水引到山上的水塔,再通过管网流入村民家中。2018年春节前夕,村民们终于用上了自来水,改变了世代背水的命运。
背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杨化秀的生活也越过越有盼头。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夫妻俩打工收入加上政府补贴,人均年收入达到8000多元。在政策支持下,杨化秀夫妻俩还盖起了3层的新楼房。
装点教学楼、办展览、做项目...宁波这所高校的期末作业不一般
1还能回家过春节好好玩耍吗?宁波疾控中心解答你关心的热点问题
2浙江日报|织密防控网 冷链“不掉链” 宁波强化疫情防控措施
3宁波教育局:全市师生尽量不出市,确需离甬须向学校报告,批准后才能出行
4浙报头版头条|慈溪抢抓大项目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瞄准短板堵点 强链补链畅链
5暖心!公寓来了志愿者 “今年就留在奉化过年了”
6效实、宁中、鄞州中学发布2021年强基创新班招生计划
7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优巢引凤”加速“低效地”改造
8无证网销退热药被罚150万元 成新法实施后宁波首起网上无证销售药品案
9小区树木挡光怎么修剪?古树名木如何保护?这部新发布的“标准”给了答案
10
最新评论(8 )
暂无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