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1 15:29 |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范奕齐 记者 段琼蕾
本周,宁波市教育局公布了2020年宁波市首批8条研学精品线路,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文明风尚之旅入选其中,据了解,这也是全国首条由教育部门正式认定的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研学精品线路。
今年6月至10月,宁波市教育局发起了首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精品线路评选活动,经过申报、初审和现场答辩等环节,30余家国家级、省级、市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和社会实践大课堂资源基地脱颖而出。
围绕海洋文化、宁波帮文化、垃圾分类等主题,宁波市教育局多次组织专家研究和评议,最终确定了海洋探索之旅、宁波帮文化之旅、文明风尚之旅等八条研学线路,作为2020年宁波市首批研学精品线路。
宁波自2013年开始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一直注重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尤其是对中小学生的教育:
宁波市教育局和宁波市城管局联合出版幼儿、小学、初高中、大学不同阶段的垃圾分类科普读物,将其免费发放到学校,要求每学期垃圾分类知识教育不少于2课时;
宁波市教育局协调宁波市文明办将垃圾分类纳入文明校园评比内容,并积极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学校,今年底示范学校将达300所;
宁波市城管局联合宁波市教育局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其中“垃圾去哪儿了”公益环保考察项目更是成为学生和各行各业了解垃圾分类的第一选择,项目包括考察垃圾归集点、垃圾转运站、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厨余垃圾处理厂、餐厨垃圾处理厂、其他垃圾焚烧厂等等。
学生在对垃圾分类不同环节深刻了解后能够强化分类意识并将其带到家庭,督促家人做好垃圾分类。迄今为止这项活动已有6万多人参与其中,并获得2017年度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宁波市城管局垃圾分类指导中心副主任严俏萍介绍,“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文明风尚之旅就是基于‘垃圾去哪儿了’公益环保考察项目开发的,我们邀请了资深课程开发老师针对不同年龄段增设有趣的研学课程,不仅有好玩的游戏,更有动手动脑环节,将研学要求的‘在学中游、在游中学’落实到细微处,提高研学的教育效果,达到培养环保意识、提升文明素养的研学目的”
“以前,学生出来参观基本都是半天,只能参观部分环节,此次的研学精品线路要求每学年小学开展3-4天、初中开展4-6天、高中开展6-8天的研学旅行,时间上更加充裕,可以让学生沉浸式全面深入了解城市垃圾分类不同环节的知识。”严俏萍表示。
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从宁波市城管局了解到,此次垃圾分类研学精品线路包括鄞州定桥分类转运站、洞桥资源循环利用基地(焚烧厂、厨余厂、餐厨厂)、海曙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宁波旧物博物馆。海曙、鄞州、江北、宁海都各自申报了垃圾分类研学基地,并将于12月正式启动。
装点教学楼、办展览、做项目...宁波这所高校的期末作业不一般
1浙江日报|织密防控网 冷链“不掉链” 宁波强化疫情防控措施
2浙江日报 | 宁波为港口码头颁发不动产权证
3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优巢引凤”加速“低效地”改造
4效实、宁中、鄞州中学发布2021年强基创新班招生计划
5小区树木挡光怎么修剪?古树名木如何保护?这部新发布的“标准”给了答案
6高科技“多兵种合成作战”巡检,宁波电网全力应对新一轮寒潮
7研究生、老手艺人线上“头脑风暴” 城杨艺术振兴乡村网课开讲
8留下过年吧!慈溪为外来员工备下200万元“新年礼包”,活动超多!
9无证网销退热药被罚150万元 成新法实施后宁波首起网上无证销售药品案
10
最新评论(8 )
暂无内容!
点击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