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推介与投资路演相结合的科技成果拍卖,让浙江的科学家更懂市场。
11月28日,在2019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期间举行的2019浙江科技成果拍卖会(秋季)综合拍上,来自省农科院的“油菜新种质‘迎春一号’”项目以150万元的价格被成功拍下。而其研发灵感的激发正得益于浙江科技大市场为企业和科学家搭建的桥梁。
从仅开一季到秋、冬、春三季均可开花,这一新品种研发让油菜从普通农作物一跃成为具有更高经济价值的旅游观光作物。
“科技成果拍卖拉近了科研人员与市场的距离,让实验室里的专家更懂市场需求。”该品种的培育者、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张冬青说。
3年前,张冬青带着其研发的“高产、高油、适宜机收油菜新品种——浙油50”项目,参加在浙江科技大市场举行的首届农业科技成果投资路演推介会现场路演活动。
“能不能培育出花期长并能多次开花的油菜新品种?在保证作物经济价值的同时,还能助推农业观光旅游,振兴乡村经济。”现场点评环节,一位投资专家“别出心裁”的提议,让长期伏首科研的张冬青着实吃了一惊。
“之前,我总想着在油菜产油量、抗倒伏、抗病虫害等方面作品种改良,没想到油菜在观光旅游方面还有强烈的市场需求。”张冬青说。而正是这一提议,为张冬青之后的油菜新品种研究拓展了全新的市场化方向。
随后,张冬青研究员与团队开始潜心研究具有多花期、能早熟的油菜新品种。经过多年的培育,张冬青团队成功解决了油菜必须通过低温春化才能开花的难题,育成了特早熟、矮秆、花、菜、肥兼用型油菜新品种——“油菜新种质‘迎春一号’”。除其他传统优点外,该品种还具备特早熟的特性。
“一般油菜只在三四月份开花,但这一油菜新品种在10月下旬播种,花期可长达3个月,非常适合用于观光旅游。”张冬青说。目前,该品种已在浙江、贵州、福建、江苏、江西、安徽、重庆、四川、新疆、北京、上海、东北等地示范种植。
浙江科技大市场副总经理陈乐平说,科技成果拍卖不仅能实现企业和高校院所的精准对接,还能将科学家的科技成果卖个好价钱。据悉,当天拍卖会现场共成交科技成果72项,成交金额1亿余元,增值率达30%。加之前期的预热专场,秋拍系列活动已成交科技成果186项、金额2.4046亿元。此外,活动周上还启动建设了全球技术交易大市场。
“‘浙江拍’是浙江将传统拍卖交易方式与科技成果转化有机结合的独特创新,也是我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有益实践。”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说,浙江科技成果拍卖将加快市场化、国际化探索,加快交易品种、交易方式和交易机制的融合创新,围绕各创新主体的多样化需求定制个性化服务,搭建公平、安全、规范、高效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浙江成为全球重要的技术吸纳地、创新要素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