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丽水/浙大回龙泉“探亲” 80年情谊谱写合作共赢新篇
浙大回龙泉“探亲” 80年情谊谱写合作共赢新篇

项目签约 拍友 叶绍强

11月22日, 浙江大学龙泉办学80周年纪念大会在龙泉市举行。

抗战期间,浙江大学西迁至广西宜山。

不久,时任浙大校长竺可桢决定在浙东设立浙大分校,选址龙泉芳野,从1939年至1946年,浙大在此办学7年。

在龙泉期间,浙大分校得到了当地人民的倾力支持,不仅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教授、科学家,也促进了龙泉山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当地人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进入新世纪,秉承深厚的历史渊源,龙泉与浙大再续前缘,双方携手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山区科学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示范点。

据相关统计,2007年至今,浙江大学共为龙泉争取到国家级科技项目20个、省级科技项目198个,数量超过过去五十年的总和。

双方合作领域也由传统的以农业为主拓展到工业、旅游、环保、规划、教育、卫生、人才培养等众多领域,实现了合作领域一、二、三产全覆盖,合作范围城乡全覆盖。

浙大龙泉分校旧址

大会现场,市校双方总结回顾了自2007年合作共建以来的工作进展以及经验成效,同时针对全面深化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教育医疗提质等多领域合作,在高质量书写创新实践“两山”理念龙泉新篇中体现更多浙大元素、浙大方案、浙大智慧进行对接,谋求开展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大范围合作。

去年10月,浙江大学与龙泉市开启第三轮市校合作,启动了“13550”行动计划。即围绕建设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全域打造最美大花园的总体目标,聚焦生态工业、生态农业、文化三大产业发展,启动实施“一院一园一基金一政策”模式建设。

浙江省龙泉汽车空调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今年,龙泉市与浙江大学签订《合作共建浙江大学龙泉创新中心协议》,每年将安排不低于1000万元科研经费用于该中心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激励,通过构建科技科技成果转化技术链,实现从“创新—产品—市场”的快速转化;同时,以构建全生命周期产业链为目标,积极打造浙江大学龙泉汽车空调产业园,通过推动浙大研究成果在龙泉转化,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汽车空调产品生产制造在龙泉、检验检测在龙泉、标准制定在龙泉。

“龙泉办学的岁月,铭刻了浙大师生兴学图志、铸魂育人的奋斗历程;诠释了浙大师生扎根大地、报效家国的责任担当;彰显了浙大师生求是创新、百折不挠的精神力量;见证了与龙泉人民血脉相连的深情厚谊。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龙泉分校始终是浙大师生一段难忘的记忆,是浙大办学史上一座精神的丰碑。” 大会现场,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如是说。

如今,更多的重要合作项目被摆上日程表:燃料电池汽车热管理系统研发项目、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板式换热器自动化生产线关键技术研发项目……

浙大以自己强大的智库,回报抗战烽烟中曾经支持学校办学7年的龙泉,而龙泉则以自我加压的巨大勇气、时不我待的极大锐气、事在人为的蓬勃朝气,高质量推进新时代美丽幸福好龙泉建设。

下载APP